科達風采
Keda elegant appearance
河南科達教育集團,創(chuàng)建于2001年,是集教育投資、教育管理、教育產(chǎn)品研發(fā)于一體的實體型、創(chuàng)新型、科技型教育集團。

以教研為 促教學提質
概要:
教學質量的高下,與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教學能力、課堂管理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就此而言,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提升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課堂管理水平。并且,較高的學科素養(yǎng),較強教學能力,高超的課堂管理水平,更是教師的立身之本,晉升之源。
為提升教師綜合能力,學校會舉行一系列的教研活動,教師在面對此類活動時,應抱著“空杯”的思想,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識,積極主動參加、精心準備參與學校舉辦的各項教研活動。為此,教師在教學及教研工作都應做到幾點。
一、養(yǎng)成樂學善思的習慣,彼此交流互鑒
毛澤東主席曾對知識分子提出“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學生”的要求,旨在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樂于接受繼續(xù)教育的任務,善于學習,樂于學習。作為教師,在教學業(yè)務上善于學習,就是學習他人組織課堂教學的方法,學習他人科學的教學設計,學習他人駕馭課堂的能力,學習他人對學生適時點撥、科學啟發(fā)的能力等。那么怎樣學習?對于年輕教師,要善于向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學習以上提到的方面,起初可以運用“拿來主義”,先學后用,甚至可以不學不用;對于有一定教學經(jīng)歷的教師,要向年青教師學習,學習他們靈活的教學思想,靈動的教學創(chuàng)意,以及嫻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總之,要相互學習,走進彼此的課堂,相互切磋,交流互鑒,共同進步。
二、強化以研促教,以研提效的思想
何為教研,即教育研究,是在現(xiàn)代教育思想指導下,以教育理論為依據(jù),用教育科學方法對學科教育領域的實踐和理論進行有意義的探索活動,通俗的講,就是總結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教學問題,研究教學方法,科學的制定教學計劃。積累了經(jīng)驗,解決了問題,總結了方法,教學技能,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就會大大提升。但同時我們要明白,“教研”一詞雖然“教”字在前,實則是應先有“鉆研”精神,才會有“教研”行動,因此,我們必須先樹立“鉆研”精神,愿鉆研,想鉆研,樂鉆研,強化研能促教、研能提效的思想意識,才能真正的進行教學研究,才是真教研。
三、加大參研力度,提升教研質量
對于干工作來說,“干了”和“干好”結果絕對是迥然不同的,“干了”傳遞出的是對工作的應付、敷衍、走過場,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的意思,“干好”傳達出的對工作認真負責、忠誠積極的態(tài)度,科達人干工作一向秉持“要么不干,干就干好”的原則,這彰顯的是我們科達中學精神譜系中的腳踏實地、求真務實、肯下苦功夫,能做硬功課的精神品質,結合我校的教研工作,全體教師應當發(fā)揚“干就干好”的精神品質,以積極主動,勤于思考,勇于發(fā)言,敢于質疑的態(tài)度參加教研,用“教”以務實,“研”以致用的原則參加教研,討論不惜“面紅耳赤”,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力爭“打破砂鍋”。在平時,對于自己的課堂教學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在集體教研時,對于課題反復推敲,再三琢磨,目標設置追求精當,問題設計追求科學,活動安排追求有效,切實提升集體教研質量,最終達到提升教學成績的良好效果。
教學研究貴在堅持,重在務實,我們一定要摒棄“重在參與”的思想,真真正正地研討,實實在在地探究,深入教材,切磋教法,俯下身子,腳踏實地,久久為功,打造濃厚教研氛圍,加大參研力度,提升教學教研質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教學工作、教研工作亦是如此。
版權所有 ? 河南科達教育集團 豫ICP備20021293號 網(wǎng)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 本網(wǎng)站已支持IPv6 營業(yè)執(zhí)照